記者14日從長沙市岳麓區委宣傳部和湘潭市雨湖區委宣傳部獲悉,日前發生的湘潭幼兒園校車事故的理賠工作基本結束,每位遇難幼兒獲賠56萬元,每位遇難教師獲賠68萬元,均已簽署協議。遇難司機的理賠尚未處理,警方仍在調查。(7月14日 搜狐網)
7月10日下午5時許,湘潭市雨湖區響塘鄉金橋村樂樂旺幼兒園所屬園車,在送幼兒回家途中,經過與湘潭交界的長沙市岳麓區干子村時,翻入水庫。11日凌晨4時許,事故車輛打撈出水,11名遇難者遺體全部找到,其中幼兒8名,成人3名。從作者拍攝回來的照片可以看到,所謂的校車不過是由一輛面包車涂漆改裝而成,根本談不上安全系數。筆者估計整輛“校車”造價不會超過30萬,而由政府牽頭,此次事件的賠償,每個遇難幼兒賠償56萬,每位遇難教師賠償68萬元,合計賠償款為652萬元。
無論這652萬是由出事的校方還是由當地政府“墊資”賠償,無疑都是一筆巨大的款項。但從近年幾起被光爆的校車事故處理來看,絕大多數校車事故賠償都是由政府出面處理。我們當然非常樂意見到在這樣不幸時事件發生時,事故所在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處理。但同時,筆者也對政府這樣“積極的態度”產生了疑惑。
政府如此積極的態度,在湘潭幼兒園校車事故發生后的第三天就核定了賠償款,并與11名遇難者家屬簽訂了賠償協議。倘若說,當地政府如此關心學生的安全事故,那當初為什么會由著這種由面包車改裝的校車上路?為什么出事的水庫堤壩沒有任何的安全防護欄?政府如此積極的賠償是為了息事寧人,還是真的從此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訓?
我們經過一個非常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得出此次事件的賠償總額——6520000,這真的不是一個小數目,倘若當地政府將“血放”放在事故發生前,一開始就加強事故頻發地段的安全措施建設,特別是學生上下學公路的檢修和維護;同時,監督和幫助學校購買質量過硬的校車。今天的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那11個生命或許就不會離我們而去。而這652萬也發揮出了更大的社會價值。政府在做基層設施建設、教育資源投入時的捉襟見肘,囊中羞澀,和在事故發生后慷慨補償,前后軒然不同的態度,刺人眼目。
筆者這里不是說,政府在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做出賠償,給遇難家庭心靈上的安慰和補償,這樣的做法不對。而是,盡管校車事故經歷了高額賠償。然而近年時仍有有校車事故曝光,這說明我們部分地方政府并沒有從賠償中吸取教訓,算清楚這筆賬,寧肯在事故發生后巨額賠償,也沒有想過一開始就“勒緊褲腰帶”加大學生教育安全投入。
今天的中國,公眾的法制觀念不斷加強,人們在事故發生不僅需要得到合理及時的賠償,也需要追究事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并不是一味地賠錢了事,相關的執法部門、監管部門應為自己在造成此次事件中的不作為行為承擔責任,接受處罰。同時,筆者再次呼吁各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一定要從湘潭幼兒園校車事故中吸取教訓,學會算這筆賬,雖然賠償了652萬,卻并沒有挽回那11個生命,如果將這筆錢投入到學生上下學安全建設中,或許這樣的事故就不會發生,并且于長遠看,于學生的安全更是一個有力的保障。
古人云“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各地政府部更需要有這樣的風險意識,未雨綢繆,才能將公共財政用在“刀刃”上,才能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作者: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