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封網訊 “靠著這大棚蔬菜,一畝地一年下來怎么著純收入也在1.5萬元以上吧。”3月5日,河南省商城縣河鳳橋鄉辛店蔬菜合作社理事長王召林高興地領著記者在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鋼管架溫室大棚里穿梭,大棚內番茄苗、茄子苗、青椒苗長勢正旺,“合作社從最開始的幾十戶發展到現在350戶,大棚蔬菜種植面積上千畝,合作社的農戶家家蓋了新樓房,小日子美著呢!”
灌河穿境而過的商城縣河鳳橋鄉,水美土沃,是該縣傳統的蔬菜種植鄉鎮,素有城關居民“菜園子”的美譽。每天大量的新鮮蔬菜從這里運到縣城的市場,滿足廣大市民的需要。
以前,該鄉大棚蔬菜多數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規模小、效益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制約其發展的瓶頸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由于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在家里種蔬菜的人越來越少。如今,在縣里扶貧開發工作的引領下,鎮里號召鄉村能人王召林牽頭成立了辛店蔬菜合作社,蔬菜種植基地不斷擴大,成片的鋼管架溫室大棚在廣袤的田野中孕育著致富的希望。
近年來,商城縣堅持把產業富民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據貧困村資源優勢,重點扶持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培育不同特色的“產業樹”,即以龍頭企業為樹干、以合作社為樹枝、以貧困農戶為樹葉,構建“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產業格局。僅2015年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在13個貧困村實施產業扶貧開發,主要發展油茶、香菇、蔬菜、白鵝、甜葉菊、油牡丹、油莎豆、脫毒紅薯等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截至2015年底,商城縣已發展省級龍頭企業7家、市級龍頭企業13家,帶動農戶8萬余戶。全縣以產業相近或產業輻射為標準,劃分6個扶貧攻堅片區,將48個貧困村3.5萬貧困人口納入攻堅區內,實現產業集中、扶貧連片開發。
擁有現代化新型菌棚基地3萬平方米的商城縣和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集食用菌育種、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發展菌菇種植,按照“公司+合作社+貧困農戶”的發展思路,吸引大量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近就地就業致富。(通訊員 李代龍 劉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