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現灰產,起碼有千億的市場”,緊盯這條產業鏈的業內資深從業者曲世軒稱,其實三分之一的信用卡、網貸都有套現需求,“保守估計,套現人群有數千萬來計算,這都是一個每年千億的市場”。
而原本線下最常見的線下套現,就是POS機套現。
根據行業的不同,線下POS機刷卡費率也不同,一般套現者會選擇費率最低的超市、加油站等行業,費率只有0.38。
但這條瘋狂的套現灰產,在2016年9月6日銀聯費改后,遭遇重創。
“費改后,線下的費率統一變成了0.6,套現的成本快增加一倍”,曲世軒稱。
因此,類似云付這樣的線上錢包,開始了集中爆發。
“很多線上錢包的宣傳,包裝得很高大上,說是聚合支付和新式創業項目,但用戶主要還是他們來套現”,曲世軒稱。
而線上錢包的套現邏輯,和線下幾乎一樣:在線下,你可以找一家有POS機的商家,將錢刷出來,商家扣掉一定費率,再將錢返給你。
而如此,套現流程全部流動到了線上。
比如,花唄套現,就是一些商戶將自己的收款二維碼放在“云付”上,用戶支付后錢直接進入他的賬戶余額,實現套現。
而信用卡套現,就是輸入卡號、有效期、名字、安全碼等要素,就可以將錢刷出。
“因為線下POS機統一了費率,基本都是0.6,而線上的通道多而負責,費率從零到0.4不等,遠比線下便宜”,曲世軒稱。
而這背后,依然是商戶和平臺勾結,共同分成。
因為支付寶、微信、京東等公司的風控較嚴,一旦發現商戶異常,就會降額或關停,極不穩的,因此,線上錢包的核心業務,是信用卡套現。
2016年下半年,線上錢包開始爆炸,這些項目為了跑馬圈地,開始用一些“畸變”的方式擴張。
90后的小伙夏風,曾做過很多網賺項目。在今年年初,他被云付的項目吸引。
“宣傳語特別有誘惑力,相當于你做了自己創業,只要不斷發展下線,就可以躺在家里賺錢”,夏風稱。
而云付的APP介紹上稱:“分享就能賺錢,無限三級裂變,無限分銷代理,坐在家里也能做全國生意。”
為了刺激大家推廣,云付匹配了一套嚴密的分級體系。
云付的分級分潤體系
云付共分為員工、店長、老板、渠道商、代理和高伙人6個級別,每個級別的費率不同,級別越高,費率越低。
按照多位云付的參與者的解釋,你可以賺你所有的下線們的費率差額,級別越高,越劃算,“用費率的差額,乘以套現金額,就是你的所得,當然,同級就沒有分潤”。
這就是為什么注冊的時候要填寫“推薦人”的原因,因為需要知道你的上線是誰。
他們打了個比方:如套現銀聯小額,最底層的員工級別套現了10萬元,按照0.5%的費率是500元,那與員工相關的5個等級都可以分成。
店長可以拿50元,老板拿50元,渠道商拿20元,代理拿30元,高級合伙人拿30元。
夏風在體系刺激下,開始瘋狂發展下線。
他每天都去有套現需求的網貸口子群去推廣,并給每個朋友“安利”云付產品。
“我就想,你們要么和我一起做云付,要么把我拉黑”,夏風豁出去了。
他甚至雇傭了放假的學生,讓他們去人聲鼎沸的地方發傳單,一天給50元。
而在云付的APP內,每天都會推出適合傳播的圖片和文案。
圖片都是曬自己的巨額的收益,動輒日收入十幾萬。
而文字,也極具煽動性,如“0成本創業”、“躺著賺錢”。
這些素材給夏風提供了彈藥,他們每天用這些文字開始轟炸各個群和自己的朋友圈。
APP內提供的營銷推廣文案和素材
夏風的團隊漸漸壯大,有傳統POS機銷售人員、擼網貸口子的人或者中介,甚至還有銀行經理。
“很多銀行的人也在推廣云付,客人辦完信用卡,就推銷這個產品,后來還有一些辭了銀行的工作來做云付的”,夏風稱。
兩個多月后,夏風每天分潤已達到400多元。他看勢頭不錯,果斷花29800升級到了高伙人身份。
目前他已有了一個幾萬人的團隊,但夏風毫不滿足,“有的大團隊已幾十萬人了,老大光靠分潤,就能日入上萬。”
夏風稱,目前像他這樣的高級合伙人就有幾百個,每個人手底下都有幾萬到幾十萬的下線。
按照這個數據計算,云付的用戶已達數千萬。
在網上,有很多人質疑云付,是否屬于“傳銷”。
“這怎么是傳銷呢?這叫裂變發展”,做過云付的人,都這樣回答。
“云付已成為線上錢包產業鏈中,最大的玩家”,曲世軒稱,而后來者大多都效仿“老大”的推廣奇招。
曲世軒甚至注意到,行業還有更夸張的玩法。